搜索家庭日记:
日记分类: 常用标签:

如何使用奶瓶喂养宝宝?

Public szxlh 写于 2010-05-21

  导读:当奶水不足时,亦或是宝宝已经断奶了,新妈妈该如何食用奶瓶给宝宝喂养呢?用奶瓶喂养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呢?   如何使用奶瓶喂养宝宝?   奶瓶喂养注意点:   1、在喂奶前,将奶瓶的奶水向手腕内侧的皮肤上滴几滴,检查一下奶的温度。牛奶不宜过热,也不宜过冷。   2、提前检查好个奶的流速。把奶瓶的盖子略微松开,让空气能够进入瓶内,以补充吸出奶后的空间。如果不这样做,在瓶内便会形成负压,使瓶子变成扁形,而且孩子吸吮非常费力。   3、喂奶时还得将奶瓶后部始终略高于前部,使牛奶能—直充满奶嘴头,不致使婴儿吸入空气。因为如果奶瓶前部高,婴儿会吸不到奶;平放奶瓶,牛奶会只有一半在奶嘴中,奶嘴中便容易夹有空气。   4、不要让婴儿平躺在床上吸奶瓶,最好母亲抱起婴儿放在自己的一个胳膊上,头略高于身体,这样婴儿吸奶后不易发生返流或吐奶。   5、千万不要把奶瓶交给婴儿自拿,或靠在旁边的什么东西上而大人走开,因为这样容易发生婴儿呛奶或被奶瓶压着而窒息。   6、奶嘴的孔不能开得太大,否则易使婴儿一下吸入过多的奶而呛着。   7、喂完牛奶后,要将婴儿竖着抱起,轻轻拍拍他的...

阅读更多...

类别:宝宝成长历程 | 标签: 无标签 | 无评论

如何促进孩子感觉统合的发展

Public szxlh 写于 2010-05-21

  如何促进孩子感觉统合的发展   艾尔丝博士认为,7岁以前人脑像一部感觉处理机,对外界事物的感觉,主要来自感觉印象。孩子在这段期间内,经常动个不停,忙于寻找感觉刺激,很少用大脑去思考问题,所以这段时间是他们的感觉运动发展期。孩子在此期间内,如能通过适当的活动,获得感觉运动的经验,对日后读书写字等认知学习,保持情绪稳定以及适应社会所需具备的感觉统合能力,将有极大的帮助。   孩子在八岁以前,神经的可塑性最高,家长如能把握时机,在此期间发掘孩子脑功能的优势及薄弱所在,可及早诱导其发挥长处,改进短处。以下是给父母的一些建议。   一、触觉方面   1、多爱抚孩子:情绪稳定及人际关系的建立,均有赖安定的触觉系统,而爱抚是促进触觉系统,形成安定的有效方法。z   2、提供干净、自由的游戏空间:让孩子能在地上自由爬行及接触周围物品,别老把婴儿放在学步车或婴儿车内,使其丧失爬行及用手触摸环境的机会。   3、对触觉防御过当的孩子,父母可以在他们洗脸、洗澡或睡觉前,以手或柔软的手巾,轻缓地触压或按摩孩子的手、脚或背部。   4、对触觉迟钝的孩子,父母一方面可用软毛刷子刷孩子的手心...

阅读更多...

类别:宝宝成长历程 | 标签: 无标签 | 无评论

如何促进宝宝的智力发展?

Public szxlh 写于 2010-05-21

  如何促进宝宝的智力发展?   智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的。美国心理学家贝利(Bayley,1969)用贝利婴儿量表、斯坦福—比纳智力量表和韦氏成人智力量表等为工具,对同一群被试从其出生开始进行了长达36年的追踪测量,把测得的分数转化为可以互相比较的“心理能力分数”,绘制成了图15-6所示的智力发展曲线。从中可见,智力在11、12岁以前是快速发展的,其后发展放缓,到20岁前后达到了顶峰,随后即保持一个相当长的水平状态直至30多岁,之后开始出现衰退迹象。   然而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宝宝能拥有一个聪明的脑袋,因此智力发展非常重要,到底该如何促进宝宝的智力发展呢?   玩石头可促进智力发展   其实教育并不需要复杂的构思和玩具,有时来自于生活中的简单元素和创意,就足以让宝贝乐此不疲地玩上半天了。而你只需要做一个智慧的妈咪,去善于发现生活中这些常见又简单的教育元素,并在自然的接触中触摸到那些能够益智的灵感。   玩转简单元素——石头   1.还记得我们小时候玩过的丢石子的游戏吗?在地上画几个圈,把石子平均地分配到每个小圈里,平均数的概念就这样在不经意地玩耍中被轻易掌握了。 ...

阅读更多...

类别:宝宝成长历程 | 标签: 无标签 | 无评论

如何保养颈椎

Public szxlh 写于 2010-05-21

  ­颈椎24小时保养法­   ­   ­   ­   ­   请跟着我们做一个试验:将你的头轻轻后仰,然后尽力向左转,再向右转,你一定会找到酸疼、僵硬的感觉。   最新调查显示:由于长期慢性劳损,颈椎病的发病年龄已经从40岁提前到30岁,并成为名副其实的白领职业病。   更让人担心的是,颈椎上承头颅,下接躯干,既是脊椎中活动最多部位,也是神经中枢最重要部位,更是心脑血管的必经之路,一旦发生故障,后果严重。   亡羊补牢永远比不上未雨绸缪,与其等到颈椎受伤,再去接受长期繁琐的治疗,还不如先发制人,主动出击,让颈椎受到我们的精心照顾,不发生事故。   保养秘笈一7:00   早晨主动调温古人喜欢穿长衣服,一方面是为了礼仪,其实另一方面也是养生之需。无论冬夏,都要给自己的颈椎以舒适的温度。即使是为了美丽,也要在办公室准备一件披肩,以保护好颈背部。偶然有受寒现象,给自己煎一碗驱寒汤:材料是红糖2汤匙、生姜7片,水煎10分钟,饮用1~2次就可以驱走寒气。­   保养秘笈二10:005分钟的颈椎操   即使身处人多的办公室,你也可以很好地保养颈椎,比如利用工间休息练...

阅读更多...

类别:宝宝成长历程 | 标签: 无标签 | 无评论

如何保护好新生儿的脐带

Public szxlh 写于 2010-05-21

  脐带是母亲与胎儿联系的纽带,通过脐带,母亲将营养物质带给胎儿,并将废物排泄。胎儿出生后,脐带就失去了它的作用。断脐时仅在新生儿的腹部留下一个脐带残端。   不能小看这个小小的伤口,当它没有完全闭死时,脐带内的血管是与新生儿的血液相通的,如果此时没有注意保护好脐带,细菌就会乘虚而入,轻则引起脐炎,重则病菌入血,可造成败血症而危及新生儿生命。因此,不能忽视对新生儿脐带的精心护理。   脐带被结扎后,一般3-7天就会逐渐干燥脱落。在脐带未脱落以前,一定要保持脐部的清洁干燥。不要将新生儿直接放入盆内洗澡,避免脏水感染脐部;不要将尿布兜在脐上捂住脐部,以免尿液污染。   在每天洗澡后,最好用75%酒精擦拭脐带根部,擦时用手将脐带轻轻提起,从脐根部呈螺旋动作向四周擦拭,不能盲目地来回乱擦,以免将周围皮肤上的细菌带入脐部。   脐带脱落后,表面会形成一层痂皮,这层痂也会自然地脱落,父母不要用手去触摸它。痂皮脱落后局部会有些潮湿或有少许米汤样分泌物,可用75%酒精涂于脐部。一般不主张涂紫药水(龙胆紫),原因之一是影响观察局部的变化情况;二是如果局部有感染,紫药水(龙胆紫)表面易形成结...

阅读更多...

类别:宝宝成长历程 | 标签: 无标签 | 无评论

如何保护新生儿的屁股

Public szxlh 写于 2010-05-21

  对刚出生的婴儿来说,屁股远比脸重要得多。新妈妈最担心的就是宝宝尿了、拉了,如何让宝宝的屁股不得尿布疹,天冷时如何快速换尿布等等。我这里有几招,您不妨试试。   对婴儿一定要用纯棉的白布做尿布,一是宝宝舒服,二是可以更容易观察宝宝的大小便情况,因为大小便常常可以反映出宝宝的健康状况。   天冷时,妈妈可用温暖的手伸到宝宝的屁股底下看看是不是尿了或拉了,不要时不时打开包看看,这样容易使宝宝着凉。   除了尿布外,新妈妈最好准备以下几样必需品:   一尺见方的棉垫、隔尿垫巾(尿布伴侣)、婴儿湿巾、成盒的餐巾纸、婴儿护臀霜。小棉垫是放在尿布底下,防止尿液渗透尿布弄湿大褥子。   隔尿垫巾又称尿布伴侣,是用无纺布制成的一次性的卫生用品,和卫生巾的表面材料是一样的,柔软舒适,一张有课本大小,放在尿布上面,使尿液迅速渗到尿布上而不回渗,大便时还可能污染不到尿布或者使尿布更好洗。   成盒的餐巾纸的好处是可以迅速抽出,宝宝大便时妈妈可一手提婴儿双腿,一手抽出一张餐巾纸正好揩一下屁股。   婴儿湿巾可以代替水来清洗宝宝的屁股,它也有成盒的,一只手就可以抽出来,如果觉得凉可在手心里...

阅读更多...

类别:宝宝成长历程 | 标签: 无标签 | 无评论

如何保护新生儿的皮肤

Public szxlh 写于 2010-05-21

  新生儿的皮肤是预防感染的一道保护屏障,但是,新生儿的皮肤非常娇嫩并代谢快,易受汗水、大小便、奶汁和空气中灰尘的刺激,而发生糜烂,尤其是皮肤的皱折处,如颈部、腋窝、腹股沟、臀部等处更容易发生,甚至发生感染,成为病菌进入体内的门户,因此,要经常给新生儿洗澡,保持皮肤干净,减少感染的机会。   新生儿皮肤娇嫩,皮肤角化层较薄,皮肤缺乏弹性,防御外力的能力较差,当受到轻微的外力就会发生损伤,皮肤损伤后又容易感染,因此,新生儿的衣着、鞋袜等要得当,避免一切有可能损伤皮肤的因素。浴后涂上婴儿润肤露,减低表面摩擦。   新生儿的皮肤薄、血管丰富、有较强的吸收和通透能力,因此,不可随意给新生儿使用药膏,尤其是含有激素类的药膏,必须使用时,待哦病情缓解后就应停用,决不可长期使用。给新生儿洗澡时,要使用刺激性小的婴儿皂、中性皂,不可使用成人用的香皂或药皂等。   新生儿皮肤上的汗腺、皮脂腺的分泌功能较强,皮脂易溢出,多见于头顶部(前囟门处)、眉毛、鼻梁、外耳道以及耳后根部等处,如不经常清洗,就会与空气中的灰尘、皮肤上的碎屑而形成厚厚的一层痂皮。因此清洗时应当先用植物油涂擦在痂皮上面,浸泡变...

阅读更多...

类别:宝宝成长历程 | 标签: 无标签 | 无评论

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吃饱

Public szxlh 写于 2010-05-21

  判断新生宝宝是否吃饱是新手妈妈最大的难题,告诉你以下四个妙招,轻松判断宝宝吃得饱不饱:   1、宝宝咽奶的声音   吃饱:宝宝平均每吸吮2-3次可以听到咽下一大口,如此连续15分钟左右;   没吃饱:宝宝光吸不咽或咽得少。   2、孩子吃奶后的表情   吃饱:宝宝吃完奶后对你笑,或者不哭了,或马上安静入眠;   没吃饱:宝宝吃完奶后还哭,或者咬着奶头不放。   3、大小便次数   吃饱:宝宝每天尿8-9次,大便4-5次,呈金黄色稠便;喂牛奶的新生儿其大便是淡黄色稠便,大便3-4次,不带水分。   没吃饱:宝宝的尿量不多,大便少,呈绿稀便。   4、吃饱:足月新生儿头1个月每天增长25克体重,头1个月增加720-750克,第2个月增加600克左右。   没吃饱:体重减轻,排除疾病原因,喂奶不足或奶水太稀导致营养不良是体重减轻的因素之一。

阅读更多...

类别:宝宝成长历程 | 标签: 无标签 | 无评论

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吃饱了

Public szxlh 写于 2010-05-21

  经常有妈妈们讲,宝宝刚刚吃了几口,就不能精力集中或者就不吃奶了,是不是孩子吃饱了?每一次他想吃就让他吃,为什么孩子体重增长缓慢?要想解决这个问题,您首先要学会观察孩子的情况,如果孩子吃饱了大概会有以下表现:   1.婴儿吃饱后能安静入睡,面部表现出满足感。   2.每日大便2~4次,为金黄色软便。   3.每天小便在6次以上。   4.6个月以内的婴儿每周体重至少增加125克。

阅读更多...

类别:宝宝成长历程 | 标签: 无标签 | 无评论

如何判断小儿高血压

Public szxlh 写于 2010-05-21

  由于小儿高血压大多数症状不明显,家长们往往注意不到。因此,在日常护理中,家长要留意孩子有无精神状况的改变,如烦躁易怒、精神不振、睡眠不安等。出现异常改变时,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检查,以便及早发现高血压。   小儿高血压的标准   提起高血压,人们总以为是成年人的常见病,而无法想像小儿也可能患这种病。那么小儿怎样才算是高血压呢?   1个月以内的婴儿收缩压大于12.8千帕(96毫米汞柱);   1个月~2岁的小儿大于14.9/9.8千帕(112/74毫米汞柱);   3~5岁大于15/10千帕(116/76毫米汞柱);   6~9岁大于16/10.4千帕(122/78毫米汞柱);   10~12岁大于16.8/10.9千帕(126/82毫米汞柱);   13~15岁大于18/11.5千帕(136/86毫米汞柱)。   第一页12下一页最后一页

阅读更多...

类别:宝宝成长历程 | 标签: 无标签 | 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