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班幼儿自信心的培养与教育
增强幼儿自信心的教育措施
(一)集体教育。目的是。
①使全班幼儿都能看到自己的优点和进步,同时,也尊重别人的优点和进步。②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,鼓励幼儿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一定的目标。锻炼自主、自立精神。
③使全班幼儿树立入小学后做三好学生的强烈愿望。增强进取精神。
做法是:一个学期的教育内容。共分6个课题。每个课题都有明确的教育目的、教材和教育活动的方式方法,保证每周都有一些有益于自信心形成的活动。例如:
在音乐课上教歌曲“我有一双灵巧的手”,并让幼儿创编歌词,让幼儿唱唱自己的一双手,称赞自己灵巧的手会干些什么,每个幼儿回家和父母讨论、编好歌词后,来唱给老师和同伴所,歌词可以表达自己的进步,有利于增强自信心。
在活动室外,请幼儿照料本班花坛,每天晨间给花浇水,让孩子讲他所照料的花的变化,有时,他们情不自禁地喊“老师,快来闻闻,我们这棵月季花多象酸梅粉的味!”在活动室内,整个冬天,每个幼儿都用小盆、小碗养白菜头、萝卜花,看谁的白菜、萝卜长得大、长得好。活动室墙上的整幅壁画全由教师引导幼儿自己画和贴。美工和结构游戏的优秀作品经常陈列在架上,使幼儿在各种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愉快。
我们还在幼儿中开展“小问号”
活动,让每个幼儿把要提的问题画在自己制作的小本子上,然后老师再在他的图画上记上他口述的文字,每个孩子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,使幼儿有机会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和成功的快乐。
(二)个别教育。目的是:①使自信心较弱的幼儿,相信自己,有力量做得更好。②弥补他们的不足,丰富他们的成功体验,促进他们智力、体力的发展。通过积极评价,提高他们在集体中的地位,改善他们与同伴的关系。
对自信心较弱幼儿个别教育的做法:
一是爱。教师要热爱每个幼儿,善于体察幼儿的特点、志向、需要和微小的变化。不仅要关心他们的冷暖饥渴等生理需要,及时作出反应,而且要满足他们的心理要求,给予亲切和蔼积极的支持,从而加深师生之间情感的交融,使教师的期望较容易地为幼儿所理解和接受。
二是找。寻找自信心较弱幼儿身上的发光点,使幼儿认识自己的长处,相信自己的力量。人的能力资质有着许多个侧面,所有的侧面都优越的人是没有的。优越面较多的人容易形成自信心,优越面有限的人,只要在某些领域中保持着坚定的自信,并以此作为心灵的支柱而得到补偿,也能保持奋斗的勇气,不会完全丧失自信心,让劣等感埋没自己全部的聪明才智。
我们对9名自信心较弱的幼儿逐个分析优缺点。发现有两人在舞蹈、体操方面动作优美、准确,就经常请他们在集体场合领操、领舞;有两人在插粒游戏中构思新颖,有创造性;一人计算反应迅速、准备;一人绘画有明显的进步,两人热爱劳动,一做事认真负责。
还有一人一时找不出特长,就调查他最感兴趣的活动,从这方面给予支持鼓励。我们从幼儿擅长的活动入手,注意寻找他们的进步和成绩,常使幼儿得到积极的评价。
第一页12下一页最后一页
类别:宝宝成长历程
|
标签: 无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