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让怯弱孩子变胆大?
如何让怯弱孩子变胆大?
案例1:小花这孩子太胆小怕事了,有什么事情总不敢跟老师说,在学习上遇到了问题不敢问,别人呵斥一声便会掉眼泪,连说理的勇气都没有,被欺负了也只好忍气吞声。真担心他会憋出什么病来。
案例2:小东是个男孩,4岁了,个头在同龄孩子中基本是最高的。3岁时就被2岁矮他半截的孩子打哭过,现在上幼儿园后好些,但从不主动进攻别人,无论什么样的孩子打他,他都是躲,不还手。那么对这样的孩子该如何教育呢?
在日常生活中,有些妈妈总会抱怨自家小孩胆子太小,比较怯弱、腼腆,不爱说话。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也比较孤僻,不大合群,在幼儿园也不敢举手回答问题,参加活动稍微不顺利就哭哭啼啼。想要让这些孩子变得胆大起来,应该从一下几个方面着手:
首先,父母要做好表率。可以想象,一个家庭里面父母本身就是比较怯弱的人,他们的小孩比较大胆的可能性就很小。很多妈妈们看到蛇、老鼠等动物是反应强烈,小孩看在眼里也会觉得动物很可怕,不敢轻易接触。父亲如果在日常交际中也畏首畏尾,比较怯弱的话,对孩子只会产生不好的影响。因为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,他马上就能仿效爸爸的做法,在与人交往中比较被动。所以,要想孩子摆脱怯弱,父母自己首先就应该做好表率。
其次,多带孩子参加各种游戏和体育活动。游戏能让孩子有更多机会接触小伙伴,习惯与人的互动行为,这样能在不知不觉中弱化孩子的怯弱心理。父母应该明白,一个孩子不敢与人交往,很大程度上不是不愿意交往,只是因为不熟悉。通过游戏让幼儿慢慢熟悉这种交往形式之后,幼儿就能慢慢放开,接纳更多的伙伴,全身心投入游戏当中。体育活动是一种开阔的运动,不仅让幼儿拥有更多的活力,更能让他们感受到身体和心理更大力量的冲击,对幼儿的性格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。
最后,给孩子更多尝试的机会。很多父母都认为孩子有很多事情都不会做,与其让他犯错误还不如自己代劳。其实,这是一种很错误的想法。不让孩子自己去尝试,孩子永远迈不出这一步。当孩子不得不自己面对的时候,发觉自己完全没有相应的能力,从而造成沮丧和怯弱的心理。只有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能做的事情自己做,尽可能地给孩子更多尝试失败、尝试成功的机会,抗挫折能力提高之后,孩子对自身能力的恐惧感就会减少。
小编贴士:教育孩子在家庭、在学校、社会中善于表现自我,多与同伴聊天,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,善于与人商量事情,常参加各种集体活动等,对战胜怯弱心理是有很大帮助的。
相关链接:
孩子的自信心从何而来
怎样帮助孩子克服自卑心理
类别:宝宝成长历程
|
标签: 无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