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运动 保温暖 防“冻疮”
很多人到了冬天,最怕的不是寒冷的天气,而是因为寒冷而引起的冻疮。
许多学生在冬天都会发生冻疮,耳朵或者在手上、脚上,出现冻疮的皮肤会呈现红肿,奇痒难忍、发热等症状,还让人总忍不住去用手揉、搓。有些严重的冻疮,还能使冻伤的皮肤破烂,发生溃疡等。
北京市丰台医院皮肤科的孟医生那里了解到,冬天暴露在冷空气中的皮肤直接受寒冷的刺激,可能会导致皮肤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发生障碍,血供减少,最终使局部组织细胞因缺血缺氧而发生冻疮。
冻疮初发时,局部皮肤苍白或淡紫,并伴有水肿、发硬。局部温暖后,皮肤则发红,瘙痒剧烈,有时伴有灼热疼痛。因瘙痒被抓破皮肤后,冻疮有可能久溃不愈,严重者还可继发感染。
而且,孟医生说,寒冷所致的冻疮,待来年寒冷再作用于局部时,即与局部残存的免疫复合物相互作用,形成局部免疫反应而诱发冻疮。因此,冻疮可连续数年在某一部位反复发作。
孟医生建议学生们,得了冻疮,应避免搔抓患处。其次,在冬季要加强耐寒锻炼,加强适合自身条件的体育锻炼,如跳舞、跳绳、跑步等活动,或利用每天洗手、脸、脚的间隙,轻轻揉擦皮肤,至微热为止,以促进血液循环,消除微循环障碍,达到“流通血脉”的目的。
其次,对易患冻疮部位的皮肤要进行特别关照,及时采取防寒保暖措施,天寒出门时戴上口罩、手套、帽子等防寒用具,鞋袜应宽大保暖,勤洗勤晒,保持干燥;每天晚上睡觉前用热水泡脚,以改善和促进局部血液循环。
而同时,孟医生还强调,得了冻疮后,还要注意几点:
1.不要用热水烫等加热措施洗伤处。
2..在冻伤的急性期,必须避免激烈运动,或者做一些会伤及伤处的运动。
3.重伤员应注射破伤风类毒素,预防破伤风发生。
4.预防冻伤,应坚持体育锻炼,增强抗寒能力,常用冷水洗手、洗脸、洗脚。冬季要注意对身体暴露部位的保暖,还可涂些油脂。
类别:宝宝成长历程
|
标签: 无标签